栏目分类
黄庭坚很著名的一首诗,开篇惊艳世人,结尾感人肺腑,千古经典

图片

在浩瀚如烟的古典诗词长卷中,友谊犹如一口永不枯竭的清泉,历经千年依然汩汩流淌。

李白说: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”,以潭水之深比喻友情之厚。

杜甫说:“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',道尽乱世之中好友离散的痛楚。

王勃说: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,将离别的愁绪化作气吞山河的豪迈。

王维说:“相逢意气为君饮,系马高楼垂柳边”,描绘肝胆相照的少年意气。

白居易说:“君埋泉下泥销骨,我寄人间雪满头”,写尽知己之间刻骨铭心的思念。

辛弃疾说: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”,道尽志士之间的惺惺相惜。

这些或豪迈,或深沉、或缠绵、或旷达的诗句,它们不仅是古人情感的见证,更是后世友情的典范,当我们吟诵着这些诗句,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,感受到古人那份温暖如春的情谊。

接下来,分享北宋诗人黄庭坚写给贺铸的一首诗,在中国文学史上,黄庭坚与贺铸的友谊也是一段文坛佳话,黄庭坚曾以一首《寄贺方回》记录下这段感人肺腑的友谊。

图片

少游醉卧古藤下,谁与愁眉唱一杯。

解作江南断肠句,只今唯有贺方回。

宋:黄庭坚《寄贺方回》

黄庭坚,北宋诗人,字鲁直,自号山谷道人,这位博学多才的北宋大才子,诗与苏轼齐名,并称“苏黄”,书法与苏轼、米芾和蔡襄并称为“宋四家”,词与秦观齐名,并称“秦黄”。

黄庭坚作为“苏门四学士”之一,他的仕途与苏轼荣辱与共,沉浮相随。

公元1094年,宋哲宗绍兴元年,苏轼被贬惠州,黄庭坚受到牵连,被贬至涪州、黔州(今重庆市彭水县),4年以后,又被贬至戎州(今四川省宜宾市)。

仕途上的挫折并未让黄庭坚变得消沉,他转身投入私塾教学,在彭水县开办了有史以来第一家学堂——摩围私塾,他也是授课学历和水平最高的老师。

在宜宾居住期间,黄庭坚收集杜甫在四川所创作的诗文,把所收集的300余首诗作全部书写成文;并且在南宋史学家李焘的岳祖父杨素的资助下,全部刻写成诗碑;杨素在丹棱老家建造高堂广厦来陈列这些诗碑。

公元1100年工程竣工,黄庭坚欣然命名“大雅堂”,并作《刻杜子美巴蜀诗序》和《大雅堂记》叙其事。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中的《大雅堂》因此而来。

在黔州和戎州度过了6年漫长的谪居岁月,终于在宋徽宗崇宁元年(1102),被任命为太平州知州,但是上任后只干了9天,就被罢免。

贫困交加的黄庭坚只能漂泊于江湖之中,随后寓居鄂州(今湖北省武昌市),在鄂州生活的第二年(1103),他写下这首诗寄给贺铸。

贺铸,字方回,别名贺三愁,又名贺梅子,这都得益于《青玉案》中的名句“试问闲情都几许?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。”

两位名重一时的大诗人,未曾见面就已经相互仰慕。元祐年间,贺铸被派往泗州任通判(今江苏泗洪),又去做太平州的副职。在当涂与黄庭坚得以会面,两人是一见如故、相谈甚欢,分别之后,黄庭坚写下这首诗相赠。

图片

少游醉卧古藤下,谁与愁眉唱一杯。

诗是写给贺铸的,但是起笔却从秦观开始,因为秦少游不仅是黄庭坚的好朋友,俩人也同为苏轼的弟子,又一同与贺铸交好。

秦观被贬处州(今浙江丽水)的时候,曾经写过一首词《好事近》,“醉卧古藤阴下,了不知南北”,后来竟一语成谶,在赦免北归之时经过滕州,于光华亭下的一棵树旁猝死。

黄庭坚写这首诗时,受尽磨难的秦观已经离世,诗人没有直言这一事实,而是用了秦观的这句诗表达对好友的无限追念。

如今还有谁能够同我诗词唱和,与我临风举杯,一起高歌一曲呢?

“唱一杯”,这三个字用词极为考究,晏殊曾有名句“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”,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”。

诗人用“唱一杯”,而非“酒一杯”,既包含了“一曲新词”的意思,又与上一句“醉卧古藤”相呼应,仔细品来耐人寻味。

解作江南断肠句,只今唯有贺方回。

“江南断肠句”,自然是指贺铸的“飞云冉冉蘅皋暮。彩笔新题断肠句。若问闲情都几许。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。梅子黄时雨。”

如今还有谁能解我心中的惆怅呢?当世之中举目四望,唯一的知己也就只有贺兄你了!

诗人在这里引用贺铸的《青玉案》,既表达对贺铸才情的高度欣赏和赞美,也暗中表达对少游去世的悼念,因为《青玉案》也是少游很喜欢的一首词。

就在写诗的这一年,黄庭坚再次被贬到宜州(今广西宜山),不久之后也驾鹤西去。

黄庭坚与贺铸,两位饱经忧患的诗人,在命运的跌宕中惺惺相惜,同样的怀才不遇,同样的饱尝世态炎凉,在漂泊天涯的岁月里,在师友凋零的暮年时光,他们以诗心相契,彼此慰藉,他们之间的这份友谊万古长青,在文化的长河里,散发出温暖而又永恒的光芒!#黄庭坚#秦观#友谊#古诗

图片

文 / 青荷闲潭原创

图 /青荷闲潭,请勿商用!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